
基本情况
2016年7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世界史博士学位。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曾赴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中世纪史系访学。2016年7月入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担任特聘副研究员一职。2022年7月起担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
研究领域
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西班牙史、地中海史
开设课程
本科生: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地中海史
硕士: 全球史文献导读、地中海史
科研项目
1.主持2016年度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桐山基金“跨文化互动与文明传承视野下的中世纪托莱多研究”(2016—2018年)
2.主持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1—13世纪西班牙族群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9YJC770046,2019—2022年)
3. 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互动视域下的托莱多城市史研究(1085—1284)”(项目批准号:20CSS008,2020—2025年)
4. 主持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项目“现代化与欧洲区域自治研究”(首席专家为暨南大学蔺志强教授)子课题“西班牙:国家与自治共同成长”。
学术成果
(一)著作
主编:《全球史视野下的海洋文明与科技文明》(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排名第一,与邢鑫合编)
(二)论文
1.《托莱多翻译运动的兴起与影响》,《光明日报》(理论版·世界史)2024年6月17日。
2.《近代早期卡斯蒂利亚与加泰罗尼亚土地制度之比较》,《中国农史》2019年第3期,第78 — 84页。
3.《从“哥特神话”到“互动共生”:中世纪西班牙史叙事模式的演变》,《世界历史》2019年第2期,第102—120页。(排名第二,与夏继果合著,《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部分转载)
4.《中世纪盛期西班牙犹太人与基督徒的族群融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90—100 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9年第1期全文转载)
5.《中世纪盛期西班牙犹太人对主体社会的经济参与》,《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第62—68页。
6.《11—13世纪西班牙犹太人—基督徒共存机制探析》,《全球史评论》(第九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00—228 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7.《〈骗子游历记〉:新文化史宏观转向的典范之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9日,A05版。
(三)书评
1.《评阿德南·侯赛因、凯瑟琳·弗莱明(编)〈信仰之海:地中海的宗教文化,1200—1700〉》,《全球史评论》(第九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334—339页。
2.《评大卫·阿米蒂奇〈独立宣言:一种全球史〉》,《全球史评论》(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332—336页。
3.《评蒋竹山〈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全球史评论》(第六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418—426页。
(四)译作
1.欧阳泰(Tonio Andrade):《一个中国农民、两个非洲男孩和一个将军——全球微观史的研究取向》,《全球史评论》(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44—62页。
2.夏德明(Dominic Sachsenmaier):《全球史及其多元潜力》,《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第31—36页。(与李俊姝合译)
3.莫伊甘·贝赫曼德(Mojgan Behmand):《大历史成为文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全球史评论》(第六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62—273页。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