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海

李大海,1981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

攻读学位:
2003年,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地理与旅游系,地理科学,理学学士
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学(硕博连读),历史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9.7-2017.8,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3年,任中国史专业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后)
2017.9-今,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2024年,任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中国历史地理学

访学经历:
2010.10-2010.12,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亚环境史项目)客员研究员
2013.5-2013.6,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驻所访问学者
2014.5-2014.8,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中英学术基金会学者(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 Fellow)

讲授课程:
本科生大类课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专业课程:中国史学史、中国环境史、历史地理概论
          通识课程:驯与宠:动物史纵横、世界环境史概论
研究生专业课程: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中西环境史专题、历史地图绘制技术导论

指导本科生学年及毕业论文方向:
1. 历史政治地理学 (含地方行政制度史、都邑城市史、军事地理)
2. 历史地理文献学 (含英文文献)
3. 中国史学史(含地理学史、环境史学史、方志学)
4. 历史环境变迁或环境史
5. 其他中国古代史专题

科研获奖:
1. 2009,何崇本研究生创新奖学金,陕西师范大学
2. 2009,优秀学生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宝钢教育基金会
3. 2011,论文《明代九边延绥巡抚始设与辖区新探》获复旦大学首届谭其骧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
4. 2011,论文《清代“北五省”地理概念考》获第四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会优秀青年历史地理学论著(论文类)三等奖
5. 2011,论文《清代“北五省”地理概念考》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编号:LKM27)
6. 2012,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7. 2012,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教学获奖:
1. 2023年,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本科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序第4/共9人)
2. 2024年,中山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历史地理”(排序第4/共4人)
3. 2024年,中国干部网络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网络课程“中国环境史”

学术兼职:
1. 2013.4-2018.12,《中国历史地理论丛》(CSSCI期刊)执行编委会委员
2. 2019.11-2021.11,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历史政区与地名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3. 2020.1-今,广东历史学会理事
4. 2022.7-今,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理事(兼任副秘书长)

出版专著:
1. 李大海:《文本、概念与政治过程——金元明清时期政治地理新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
2. 李大海:《政区变动与区域社会:以明清陕西地区为中心》,上海:中西书局,2024年

发表论文:
1.《明清民国时期靖边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变与县治迁徙》,《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260-274;
2.《清末民初陕北地区天主教传播过程时空特征分析》(本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吴宏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辑,页49-60;(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3.《清代新疆地区官主山川祭祀研究》,《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页88-95;收入《新疆历史研究论文选编•清代卷》(下),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376-385;
4.《明清时期陕北宁塞营堡城址考辨——兼及明代把都河、永济诸堡遗址的定位》,《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历史地理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页214-223;
5.《清代“北五省”地理概念考》,《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页149-160;(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6.《山地垦荒与社会变迁:清代黄龙山区地方开发史的再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页38-46;收入《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与环境基础》,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页427-439;由[日]松永光平译:《山地開墾と社会の変遷——清代の黃龍山地域にねけゐ地域開発史の再構築》,收入日本《東洋文化研究》,2012年,頁99-118;
7.《近代靖边县治迁徙再研究——陕北沿边地方政区治所与城址选择关系的个案讨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2辑,页82-94;
8.《明代九边延绥巡抚始设与辖区新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4期,页47-57;
9.《明代榆林筑城设卫时间新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页31-35;
10.《清代伊克昭盟长城沿线“禁留地”诸概念考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2辑,页36-47、127;
11.《〈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陕西布政司献疑——兼及〈明史•地理志〉陕西部分疑误补正》,《历史地理》(第27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页83-95;
12.《明清云南定边县与康熙〈定边县志〉考》,《中国地方志》2013年第11期,页52-56;
13.《明代榆林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三拓榆城”为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页113-120;
14.《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神木县志〉成书年代小考》,《中国地方志》2015年第1期,页49-52;
15.《〈类编长安志〉载金元关中地理沿革笺注》,《中国古都研究》2015年第2辑,页149-159;
16.《“历史地理学”还是“地理历史学”——英国历史地理学方法论视野下的中国式问题评议》,《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页50-58;
17.《“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明清州制新解》,《清史研究》2017年第2期,页50-58;收入高波、胡恒主编《“空间”还有多少空间:重访多维度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页177-190;
18.《金元之际京兆、安西诸府路沿革发微——兼论金元时期的路制演变》,《文史》2017年第3辑(总第120辑),北京:中华书局,页157-196;
19.《元人骆天骧仕官历职考略》,《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3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页67-76;
20.《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时间刍议》(本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林创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张生主编《史地》(第4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页108-120;
21.《金代诸府政区等第问题新探》,《历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3期,页65-78;
22.《我国传统文献中的“历史地理”一词及其内涵初揭》(本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闫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4辑,页141-14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3年第2期全文转载,第38-44页);
23.《元初“附郭县止令州府官兼领”诏文新释》(第一作者宋亮,本人第二作者),《文史》2023年第4辑(总第145辑),北京:中华书局,页275-288;
24.《“历史地理”名称由日本学制传入中国说发覆》,《历史地理研究》2024年第3期,页102-113。

札记与综述:
1.《〈明史•地理志〉校勘一则》,《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
2.《明代赤水河上已有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辑;
3.《“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环境基础”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1期;
4.《第16届国际历史地理学者大会参会报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2辑;
5.《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会议纪要》(本人第二作者,第一作者郭永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1辑;
6.《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未在1961年成立说补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张生主编《史地》(第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页203-204。

主持项目:
(1)2009年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09SYB01);
(2)200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09SZYB02);
(3)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资金特别支持项目(10SZTZ02);
(4)201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J023);
(5)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2FZS020),已结项;
(6)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19BZS161),已结项,等级:优秀。

参与项目:
(1)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11&ZD097)。

服务地方:
(1)协作完成“伶仃洋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项目(主持人)。

其他荣誉:
(1)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2020年,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3)2021年,中山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4)2023年,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5)2024年,中山大学“优秀班主任”

联系方式:
lidahai@mail.sysu.edu.cn
lidahai1981@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