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珠海博物馆学生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3月5日,中山大学-珠海博物馆共建学生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在珠海博物馆举行。珠海博物馆副馆长郭雁冰、宋华,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科二级主任科员梁邦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党委书记万忠娟,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主任国珈,中文系(珠海)副书记沈锐、国际金融学院副书记朱昌平、国际翻译学院副书记梁洁瑜、国际关系学院副书记王晓路、旅游学院副书记赵静和历史学系(珠海)副书记胡文涛出席仪式。

       珠海博物馆郭雁冰副馆长介绍了博物馆的办馆历史、整体情况与馆藏特色。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坚实的基础;高校师生志愿者的加入将极大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能力。珠海博物馆期待未来与中山大学开展长期多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国珈主任表示,本次合作共建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将推动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大学子。

       历史学系(珠海)万忠娟书记指出中山大学与珠海博物馆合作共建思政教育基地,源于对文化育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共同使命与追求。历史学系(珠海)将同各兄弟院系携手推进基地建设,拓展文博育人空间,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探索校馆共建育人的“大思政”模式。

       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双方共同为学生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揭幕。

       正值“3·5”学雷锋纪念日,本次活动还成立了中山大学-珠海博物馆学生志愿服务队。珠海博物馆工会主席、宣教部主任贺德孝向学生志愿者代表授旗,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

       历史学系(珠海)2022级本科生廖海婷作为学生志愿者代表发言,思政实践基地建设为学子们打开了多维成长的空间,广大学子将在实习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培养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以行动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揭牌仪式后,双方就中山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交流。我校师生志愿者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漆扇和拓印体验活动,感受非遗历史文化的魅力。

       未来,双方将依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平台,汇聚合力,推动完善学思践悟育人链条,拓展实践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与珠海文化事业发展双融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