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两地,香山古风——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中山考察

  2017年11月5日,我系17级本科生在黄圣修、周曲洋、史宏飞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赴中山市进行校外实践考察。同学们依次参观了中山市博物馆、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香山文化商业博物馆以及沙涌村和曹边村,对明清以降香山地区(含今日的中山及珠海)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近代香山商业兴盛、华侨文化繁荣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站,我们到了中山市博物馆,博物馆的余子龙副馆长在门口等候我们。我们先自由参观了阿拉善蒙古族物品展,同学们被北方游牧民族精美的鞍鞯、生活器皿所吸引,来自西藏的嘎松央西同学还用她的生活环境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向我们介绍了某些器皿的作用和规制,使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北方游牧的文化

  之后,余馆长为我们分发了关于中山历史重要的时间节点以及中山地理区划历史沿革的资料,并以之为基础,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香山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同学们从中感悟到了历史地理的知识并且触碰到自己所处地域的厚重文化。之后,同学们参观了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感受了随着时间流逝,隐藏在小小收音机、电子管当中历史车轮的踽踽前行姿态。

  第二站,我们穿越了中山的一条步行街,到达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迎门唐廷枢、徐润、郑观应、马应彪、郭乐五位近代商业先驱的雕塑栩栩如生,似乎想要为我们讲述当年那段波诡云谲的商海传奇。博物馆共有四层,每一层都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香山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发展,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开中国之先例,引文明开化之风潮,为我们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沧海浮沉的变迁历史。

  最后一站,是沙涌村和曹边村。两村临街古建筑为我们展现了中西合璧的韵味和岁月沉淀的沧桑感,进村看庙,进庙找碑,那一段段穿越了时间的古老碑文带给我们的是几百年前的先人记忆。稻田,老屋,学校旧址,古炮台,一个个鲜活的古迹正向我们诉说着香山的前世今生…..

 

一天的考察,时间很短,但大家却颇有所得。无论是香山的地理沿革还是近代商业发展,无论是村寨遗迹还是华侨自身的宗族情怀,都向我们展现出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历史,讲述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也映照着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