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齐聚,暖春共话 | 我系在南校园举行师生午餐会

      3月9日中午,我系于南校园110栋508会议室举行师生午餐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交流主要围绕学业发展、校园生活、学生活动等问题展开。张东蕙书记,于薇副主任,邱楚东副书记,凌滟老师,胡婉茜老师以及2022级本科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老师们亲切问候了同学们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深入了解大家遇到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同学们踊跃发言,收获颇丰。

      有同学提出目前校园活动不够丰富,缺少了解重要比赛和活动信息的渠道。邱楚东副书记表示同学们“除了特别认真地学习,也要特别认真地生活”,建议同学们关注学校有关网站和公众号,直接从源头获取信息,减少通知转达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延误。胡婉茜老师对此进行了补充,为同学们提供了两个具体的渠道,包括中山大学统一门户中“新闻信息”“学生工作”一栏以及“中山大学团委”公众号。

       面对同学们关于考试作答与答案讲解的疑惑,于薇老师表示,考试与授课内容是紧密结合的,答题时要结合所学的东西,认真思考回忆与该问题相关的课程内容,把所学知识表达出来。对此,邱楚东副书记还向同学们建议,可以发挥班级学习委员的作用,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忙解答同学们共同关注的疑问。

       提及如何向老师提问,凌滟老师认为,由于每个老师对课业要求的标准不同,最好能够向对应的老师进行具体沟通,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于薇老师则鼓励同学们独立查阅资料,积极思考,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更标准更规范的学习。她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清楚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于求成,要自己肯下功夫,用心钻研。

       在浏览官网信息的过程中,也有同学产生了疑问:广州历史系与珠海历史系之间的培养方案有哪些区别呢?对此,于薇老师表示,广州历史与珠海历史二者都重视夯实史学基础,注重规范培养,专业必修课程没有区别;而在选修课程上,历史学系(珠海)则更侧重世界史人才的培养,一是重视多语言基础,开设拉丁语等语言课程,以打好世界史学习基础;二是设置艺术史课程,包括佛教艺术史、艺术品收藏、艺术概论等。她指出,历史学系(珠海)虽然成立年限不长,但拥有完善的培养体系,世界史人才培养方面在学术界也享有较好的口碑。

       有同学提出疑惑,认为自己现阶段的知识储备水平还不够,如何写好课程论文,提出有创新性的观点。对此凌滟老师建议同学们通过各类古籍库翻阅史料,查阅关键词,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于薇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论文撰写必须以充足的史料为依据,要“紧贴着史料说话”。在表达观点方面,不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断,踏踏实实,刻苦钻研。她提醒同学们,不能盲目求新,应当先认真学习史料,了解前人的研究。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次午餐座谈增进了师生绵长的情谊,增强了学生对学校和学系的信任。接下来学系将进一步深入学生群体,为学生学业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