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慧眼识骗 | 我系举行防范诈骗宣讲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我系学生识骗反诈意识,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我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8日下午面向珠海校区全体学生举行防范诈骗宣讲会。本次会议特邀唐家派出所高萍警官主讲,由我系辅导员胡婉茜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高萍警官分享了多个境外诈骗案件,说明了近年来的诈骗形式趋向多样的严峻形势,加之如今诈骗环境复杂多变,境外诈骗案例多发,警方破案追缴赃款难度加大。因此,学生们须加强对诈骗手段及形式的辨别能力,了解诈骗套路,提高防范意识,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高萍警官强调,打好“人民反诈战”显得尤为重要,而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首先,高萍警官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实施手段,强调犯罪分子主要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方式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诈骗,从而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随后,高萍警官介绍了冒充客服诈骗和网络刷单诈骗形式,指出冒充的客服通常通过窃取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远程操作转走受害人的钱款。因此,同学们应提高警惕,凡是自称客服的电话,不可轻信,亦不可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防止上当受骗。另外,在网络刷单诈骗案件中,高萍警官提醒同学们,凡是有意诱使下载APP垫资做任务刷单返利的,都是诈骗手段。

       之后,高萍警官为同学们介绍了网络投资方面的相关诈骗案例,指出这类诈骗往往利用虚假投资广告、伪造成功案例等手段,诱使受害人在网络上进行投资,且由于该类诈骗专业技术性强、转账隐蔽性高,受损金额也较大,因而同学们在遇到自称贷款平台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等事件时需保持高度警惕。除此之外,高萍警官还介绍了网络交友诈骗、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构诈骗等诈骗形式,提高了同学们对各类诈骗作案手段的认识。

       面对复杂多样的诈骗手段,我们应该如何去防范上当受骗?高萍警官提醒道,同学们须加强隐私信息的保护,在接到外来电话时尤其注意号码信息,不轻信,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网址。为终结诈骗电话,还可以开通运营商“电话防骚扰”功能。在发现被骗之后,要有自救意识,可拨打预警电话报案,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最后,系辅导员胡婉茜老师总结,同学们应时刻保持警惕,擦亮双眼,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防范诈骗,安全同行。本次防范诈骗宣讲会,不仅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识骗反诈能力,还为共同构筑起防诈骗的人民防线,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氛围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