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中山情,览南越史 | 我系2020级本科生赴广州考察

       2020年11月7日至8日,在陈冰老师、张元伟老师、辅导员华玉勉老师和兼职辅导员张艺萌、陆卓莹师姐的带领下,我系2020级本科生赴广州进行实践考察。在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探访了中山大学南校园和图书馆特藏部、西汉南越王宫博物馆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地,感受中山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触碰岭南两千多年的历史脉搏。

       “北枕珠江南面市,东友白鹭西朋凰。东西南北千层树,谁识其中是学堂。” 一进入南校园,我们便体会到中大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那一栋栋老红楼在绿荫的掩映下,更显古色古香。漫步在红墙绿瓦的怀士堂前,我们忆起孙中山先生勉励青年学者“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的演讲;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我们默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我们还参观了陈寅恪故居,透过一桌一椅、一草一木,我们想象着陈寅恪先生晚年生活的场景,体悟这位史学大家伟岸的风骨。此次参观使同学们增强了对中大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好地将中大传统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争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随后,同学们前往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参观。图书馆特藏部收录了陈寅恪、商承祚、梁方仲、金应熙、安志敏、端木正等中山大学知名学者的藏书,在泛黄的书页间,我们仿佛穿越重重时光,望见大师们严谨治学的身影,感受他们广阔的精神世界和深厚的学术修养。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能赓续发扬大师们的治学精神,明确责任与担当,传承那份“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中大情。

       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那么,千年前的广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带着好奇和期待,同学们参观了两个与南越古国相关的博物馆。

       南越王博物馆以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墓为中心依山而建,馆内根据南越文帝、美玉大观、兵器车马、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和宫廷宴乐六个单元,展出了龙钮金印、丝缕玉衣、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玉角杯、圆雕玉舞人等一系列珍贵文物。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同学们结合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探求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加深了对南越古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认识

       另一个博物馆则是南越王宫博物馆,博物馆依托南越国宫署而建,保存展示了南越国宫殿、宫墙、宫苑等遗址,为我国秦汉历史和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遗址中叠压的从秦汉到民国的历代地层,证明了2000多年来此处一直是广州城市的中心,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

       南越王宫博物馆内的展览分为“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名城广州二千年”和“饮水思源——广州古代水井文化”四个部分。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下,我们仿佛看到了南越国那宏伟庄严的王宫殿堂、曲流潺潺的后花园,以及其中畅游的鱼鳖。而南汉国遗址出土的文物,那些精致的蝶恋花方砖、双凤纹瓦当、雕狮石柱等等,昭示了南汉国曾经的繁荣和兴盛,让同学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此外,博物馆中的“温故而知新”展示板块,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广州的过去,珍惜她的今天,展望她的未来。

       在7日晚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南越王国展开学术讨论,就《史记·南越列传》和《汉书·南粤传》的文本叙述差异、南越王墓的构建、赵佗的寿命、赵眜赵胡的名称等方面提出问题。三位老师和两位兼职辅导员依次与每个小组交流,详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让同学们对南越国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以一日之时,览南越之史。通过这次考察活动,同学们激发了对历史遗迹与文物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实地考察与史料分析相结合的能力,强化了对历史的感知,拓宽了史学视野。相信同学们将怀抱对当代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自身专业联系社会实际,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成为契合“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