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七点,来自台湾的汉喃古籍收藏家许灿煌先生与我校国际关系学院牛军凯教授应我系邀请,在教学楼D209给师生带来了以“寻找越南文献之路——学者与收藏家”为主题的讲座。本次活动为世界史前沿系列讲座第22讲,由我系特聘研究员叶毅均老师主持,众多师生慕名到场聆听。
收藏家的故事:越南田野蒐集的历程与花絮
许灿煌,台湾许灿煌文库创办人、新北市亚洲教育科学文化协会理事长,在越南古籍的鉴别方面有长期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从1995年起,亲自在越南中南部田野式地搜集越南汉喃文献与文物,于2017年成立以越南汉喃古籍为主要特色、目前已知最大的越南古籍私人收藏“许灿煌文库”,共计有藏品有三千余件,相当一部分藏品为海内外孤本。近年更开拓新的方向,致力于收藏越南华人资料。
许灿煌先生首先讲述了自己从商人跨足文献收藏的原因:从台湾经商失败到在越南东山再起,机缘巧合之下在旧书店购得了第一批越南古籍。这些文物的珍贵价值也促使他走上了蒐集越南文献之路。在经历了一次越南朋友画蛇添足式的“帮忙”之后,许灿煌先生痛惜文物本身价值被外行加工所破坏,也由此意识到了自行收集原始文献的重要性,于是他走出了胡志明市的旧书店,深入到各地田野进行蒐集。
结合自己的藏品,许先生分享了他在田野中的许多故事:有宁平省华闾古都的意外发现;与顺化京城三轮车夫阿顺的机缘;在避暑胜地偶遇一位越南老妪的感动……文物的前世今生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精彩迭出的叙述中充满着温情与感动,丰富的文物照片也加深了我们对越南历史的认识。许先生还特别强调了下田野要从尊重做起、从学习开始,只有接地气才能得到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学者的成长之路:海外图书馆寻踪越南文献
牛军凯,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分别在法国远东学院、夏威夷大学、马来亚大学、河内国家大学等海外高校担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东南亚古代史,长期从事越南历史研究和越南汉喃文献搜集,整理出版《钦定大南会典事例》《大南一统志》《大越史记全书》等大型越南古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项。2018年更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首次设立之“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研究主题为占婆史。
牛教授在一开始介绍了越南古籍的主要收藏地:越南的社会科学翰林院汉喃研究院、历史研究院和国家图书馆;法国的远东学院和巴黎亚洲学会;此外还有美国夏威夷大学、密歇根大学,日本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等,从学术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越南历史研究的资源分布。
接着牛教授讲述了自己踏足汉喃研究的求学生涯:从一开始在越南留学时初次接触越南古籍,到在法国作为访问学者时遍览图书馆的越南藏书,再在夏威夷大学时对越南文献坚持不懈的摘录和复制。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贯穿始终的,是一位学者在专业研究道路上的坚守。如今牛教授已开始在国内点校出版越南文献,他笑言自己“在做一个资料的搬运工”,供国内学者研究使用,让后学无需再遭遇自己当初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