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师生参观革命旧址和校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10月12日,我系以直属支委会中心组(扩大)学习的组织方式,系党政领导带领部分师生赴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山大学文明路校址参观学习,结合贯彻纪律教育学习月、师德建设主题月活动要求,以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大优良传统教育。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标志着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形成,对促进国民党一大召开和掀起中国革命高潮有巨大影响,广州由此成为当时全国大革命运动的中心。以此为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共产党在中山大学创建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以国民党名义开办的。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共举办了六届农讲所,前后培养了754名农民运动干部,其中第六届由毛泽东同志主办。

       位于越秀区文明路的中山大学旧址,是中大的“源头”。1957年,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在中山大学旧址上筹建了广州鲁迅纪念馆。踏入鲁迅纪念馆的大门,迎面便是旧时中山大学标志性建筑——钟楼礼堂,重新修葺后的钟楼在午后的阳光下呈现出温暖的色彩。这个钟楼正是中大各个历史时期校徽上“钟楼”图案的原型,也是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和鲁迅故居,是一个见证了历史的地方。中山大学旧址所在地亦是清朝广东文脉——贡院,从广东贡院到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广东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等,师生党员一起回顾了广东近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全过程。

       通过现场观摩,聆听讲解,重温历史,让师生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课,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斗争乃至献身就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要以中大先贤创校办学、薪火相传的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激励我们朝着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