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2点,周曲洋导师组在红楼10号一楼会议室开始了新一次的导师组会议。本次会议同学们围绕《美术,神话与祭祀》文本篇目,分享读书心得。本次的读书交流会采取的是同学们轮流汇报的方式进行交流。

分享会正式开始之前,周老师关心了同学们最近的学习情况。同学们反映了关于文选课上的解题以及文本解读不明晰的情况。周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出,同学们对文选课存在理解难度是正常情况。文选课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需要广博的积累和长时间的积淀。古代文献在长期发展脉络中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学术成果。需要大家在课外多下功夫。
读书分享会开始,同学们对张光直的这部作品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周老师对每一个同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价与指导。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了中华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延续性和西方文明的断裂性的问题,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这个问题上,岳佳颖、杨琪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周老师也提出一个观点:中式文明和玛雅文明有可能才是社会早期的正常发展模式,而西方的飞跃式进步有可能只是一个偶然。
另外在对于书本身的问题上,同学们对本书的结论是否存在产生了疑问。这时毛奎源提出书是译本,应当回到书的原文(英文语境)上面,于是同学们恍然大悟。周老师也顺势提出,要将书也当作实物看待。历史学家不应当只研究文献,还应当将书也作为一种实物材料,去考察书在历史上的版本删减变化等。
最后大家对殷周交表婚产生了极大兴趣,但由于现有文献不足,这个问题暂时存疑。老师鼓励大家对这个有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分享会就结束了。时间虽短,但是大家都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研究历史的乐趣。会后,同学们选出了杨捷与黄显钧作为代表参加三组联合的成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