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辅导 | 史宏飞导师组读书交流会

      2017年11月30日,史宏飞导师组在红楼10号会议室举行了十一月份的读书会。本月同学们选择的阅读书籍有两本,一本是房龙的《宽容》,一本是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

      首先,阅读《宽容》的同学进行了感想的交流,《宽容》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讲述了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宗教的统治历史和思想变革史。同学们认为这本书实际上讲的是关于人类不宽容的历史,有同学认为宗教缘起于人们对自然的畏惧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拜,然后通过一种共同法则来团结人们,而宗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然后同学们将宽容的范围扩大,类比了经典的反乌托邦作品说明了不宽容的可怕,提出不仅是宗教,在当今的社会也要学会宽容,应当尊重社会的多样性,克服对于异己者的恐惧。

      接着,阅读《瓦尔登湖》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从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本书主旨,该书是梭罗写于美国农业社会转型,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作者选择了隐居瓦尔登湖,过心灵宁静的生活。同学们觉得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瓦尔登湖,去寻得一个心灵的归宿。有同学指出,这两本书虽然是不同的主题,但是都有一个同样的内核,那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史老师点评了本月同学们的读书效果,表示他让大家读书的目的基本达到了,阅读《瓦尔登湖》的同学懂得从写作背景来分析作品,并通过书中的内容思考自己的状态,这其实是一个内修的过程。而《宽容》则是让大家进行外修,即如何去对待身边的人。其实在写作《瓦尔登湖》时,梭罗并没有完全断绝和外界的联系,他居住的地方距离波士顿市区不远,也会定期参加一些聚会活动,他的房子是开放式的,可以让不同的人进到房子里来。史老师也提到,如今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对于外部世界也要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要去关心社会上的问题,并对近期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了讨论。

      接着,史老师对导师组学员进行了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写法的指导,分别就中文和英文两种论文系统的引文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提到,中外历史学都重视参考和引用,因为这样你的每一句话才不会是空的,要让别人能找到你的引证。

      最后,我们有幸请到了邓洁女士来介绍她写的关于唐家湾历史的书——《留美幼童唐元湛家三代人的故事》,邓女士是一位前新闻工作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走访、收集资料,写作了这本书,并自费出版。她向组员们介绍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救国的血泪奋斗史,大家很受震撼。她认为,口述史不止是在讲故事,要有胸怀和眼光,要有思想和恒心,去坚持做这些枯燥而辛苦的工作。

      在老师与组员的融洽交流中,这个月的读书会走进尾声,本月读书会的内容非常丰富、充实,让组员们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