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系(珠海)第八届中西古典文明节开幕式暨“民族古典学的必要性与研究方法刍议”讲座回顾

       11月14日上午,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主办的第八届中西古典文明节“古典的启迪”开幕式讲座在海琴6号C103举行,邀请内蒙古大学民族高等研究院院长乌云毕力格教授主讲“民族古典学的必要性与研究方法刍议”。我系系主任吴滔教授、万忠娟书记、系副主任于薇教授、庄声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金寿福教授等百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吴滔教授致开幕辞。吴老师回顾了历届中西古典文明节的活动主题,阐释了对“中西”“古典”“文明”的理解,介绍了以系列学术讲座为基础、系列史学主题学生创意活动为周边的活动形式。他指出,重视语言学教学和跨学科训练是中山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举办中西古典文明节是我系坚持史学人才培养理念的有益实践。

       随后,乌云毕力格教授进行了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学是基于中华文明多元统一的共同体而展开的,中国古典学既包括对汉族文明的研究,也包括对边疆少数民族文明的研究,中国古典学即是中华民族古典学,也是世界中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用19世纪晚期西方学界与中国学界对清朝外蒙境内发现唐代多语种石碑研究的不同结果和现存清代涉西藏地区蒙文文献档案两个例子阐明了民族古典学研究的必要性。最后,他以对“青色蒙古”的概念解读,阐释了民族古典学以经典与文献为基础,强调民族语文学,重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吴滔教授在总结发言指出,民族古典学研究以语言和文本为基础,注重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与我系人才培养实践所坚持理念共通,学系将进一步为学生成长提供支持,期待同学们成为优秀的史学英才。

       最后,与会师生与乌云毕力格教授就语言学习、民族古典学学术前沿、世界中国学与世界汉学等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在师生们的合影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