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下午两点,历史学系(珠海)2016级本科班在海滨红楼十号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学习党的十九大——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主题班会。参与人员为学系直属党支部万忠娟副书记、班主任王玖玖老师和2016级全体同学。班会由苗润武同学主持。
同学们首先观看了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寄语的视频片段,主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主席要求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接着王玖玖老师近以代以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为切入点,指出未来几十年中国从“由富变强”的历史重担落在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当代青年群体的肩上。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老师要求同学们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儿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未来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中去。老师的引言紧扣班会主题,也加深了同学们对十九大报告中国关于青年群体所肩负历史使命的理解。
之后是同学们分组讨论和自由发言环节。大家围绕“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踊跃发言。苗润武、刘安飞、陈琪丰、古牧之、王勤、潘可欣、李涓祺、廖欣妍、陈泰安等同学依次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就十九大报告以及习主席对青年的寄语等主题发言。同学们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在这个处于变革的时代洪流中,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作为将承担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定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专业素质,加强主人翁意识,注重自我发展,借助中山大学这一优秀平台努力提升自己,为未来美好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精彩发言
陈琪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潜力所在。中国梦是集体的梦,青年如何将个人理想的最终目标指向国家民族的共同梦想,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青年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也要时刻避免自我封闭的倾向,通过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保持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不脱离身边的广大群众,不应只构建自己的小世界,更应该去构建我们共同的大世界。
刘安飞:
青年强首要自强,青年有力量需要自我积蓄力量,要有责任与担当。我想我们要做的事可分为三个方面:在本业专业课的学习中,努力变得优秀,追求卓越;在社会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更高的目标,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关注周边关注世界,更加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发展状况;于自身,做好自己的事外,为他人做事,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我们一定能做到为社会福,为邦家光,成为国家的脊梁!
陈泰安:
青年是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当下很多青年正碌碌无为地挥霍着青春大好时光。他们没有意识到年轻的价值,慵懒懈怠,将人生的十八岁过成了八十岁;觉得自己和国家并无联系,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构筑自我的小世界而忽视了外部的大世界,责任意识单薄。殊不知,我们青年现在所呈现的模样,就是20年后我们国家的格局。我们应该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肩挑青年责任的担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大好春光下,勇敢自信的向前进。
最后,万忠娟副书记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大家的表现,并再次指出了当代青年人的责任,提出了对各位同学的要求与希望。万书记将十九大精神与历史专业精神、青年的责任和历史专业素养相结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本次班会的主旨和目标:希望我们能进一步梳理清楚对大学生活的展望、自己的计划和方向,做有理想目标、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生活状态积极健康的大学生。国家的未来属于我们,我们唯有明确自身的使命,才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成为未来中国社会建设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