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吴滔教授、于薇教授出席“新史学青年著作奖”颁奖暨“‘新史学’与当代历史学发展”学术论坛

       2025年5月17日下午,作为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的分论坛之一,“‘新史学’与当代历史学发展”学术论坛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举行,并在会上颁发了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清史研究所、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获奖者、国内历史学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的在校师生代表。我系吴滔教授、于薇教授出席此次学术论坛。

       论坛包括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第三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颁奖仪式。5位获奖者包括我系于薇教授,获奖著作为《徙封:西周封国政治地理的结构—过程(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代表评审委员会致辞,对设立这一奖项的初衷及本届获奖者的产生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回顾了过去20余年来“新史学”运动对于历史学研究的整体推动作用,《新史学》集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以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都是这个运动的组成部分;“新史学青年著作奖”力图反映学术发展的新潮流,第三届评选范围从中国史扩大到了世界史、古典学等方向,使之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杨念群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明德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一起,为到场的四位获奖者颁奖。在颁奖后,于薇教授围绕其获奖作品作了学术报告。她从作品出版之后各方面学人的反响入手,思考先秦史与其他断代、其他研究方向的接口问题,指出理想的先秦史研究,应该是能充分呈现文本承载的时代面貌,以现代学术的形式运用二重证据法来拓展史料,追求古史研究与其他断代之间的基本问题的衔接。

       论坛下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胡恒教授主持,主题聚焦于“当代历史学发展新趋势”,到场嘉宾依次发言,并展开热烈讨论。我系吴滔教授立足于自己在经济史、价格史研究领域的探索,分享了自己在跨学科研究上的尝试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寻找平衡点。他提出需要立足传统对价格史料进行深入的断代、考证和辨析,不能简单照搬古典政治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理论,而需要结合历史学资源,构建新的概念和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