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古埃及文明诞生、兴盛与衰亡

       4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李晓东带来主题为“古埃及文明诞生、兴盛与衰亡”的讲座。本次讲座在珠海校区海琴六号楼A326举行。

       讲座伊始,李晓东教授梳理了古埃及文明的王朝序列和发展特点。李教授指出,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为金字塔时代,中王国是古典时代,新王国是帝国时代。此后古埃及文明不断衰落,在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人、波斯人、罗马人先后入侵的背景下,最终成为罗马帝国治下的一个行省。

       李教授认为,古埃及文明的诞生问题、兴盛问题、衰亡问题,是研究古埃及需要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

       在第一部分“古埃及文明的诞生”中,李晓东教授指出,古埃及文明经历了内伽达Ⅰ-内伽达Ⅱ-内伽达Ⅲ-纳尔迈统一四个阶段。内伽达三期时,古埃及出现了大量装饰精美的调色板、权杖标头、小标牌,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接着李老师解读了纳尔迈调色板上的图像信息:上埃及的王带领其部落打败下埃及,完成了统一;调色板上的鹰是荷鲁斯神,王旁边的人物是其侍从,鱼钩和水池则被猜测是战争发生的地点。经考证,该调色板的时间为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00年,调色板上的国王正是纳尔迈。此外,纳尔迈调色板上的符号,代表着古埃及文字的诞生。文字诞生的一般规律是图画-图画符号-文字符号-文字,而只有文字的诞生才意味着历史的诞生。文字的诞生,使文化形态发生改变:旧技艺面临淘汰的焦虑,书生的诞生,传播时空的拓展。古埃及文字的诞生对后世文字的影响极大。

       在第二部分“古埃及的兴盛”,李晓东教授指出,第十七王朝时期,古埃及政治、军事力量极其强大,铜器的使用让帝国迅速崛起。在驱除希克索斯人的战争中,古埃及确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随后的几个王朝继续延续强盛的局面:麦吉多之战,古埃及击败了赫梯、迦南联军;卡迭石之战后,埃及与赫梯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条约。第二十王朝时期,拉美西斯三世发动打击“海人”的战争,但消耗了国力,埃及因而走向衰落。

       在第三部分“古埃及的衰亡”,李晓东教授指出,造成古埃及衰亡的原因在于四个方面:时代脚步与帝国的傲慢、铁器时代与文明的飞跃、客观条件与主观的蔑视、降维打击与文明的屈服。古埃及文明自始至终没有进入铁器时代,又由于赫克拉火山的爆发使自然条件变得恶劣,因此“海人”开始入侵地中海东岸各国。同时自然条件变化使古埃及的农业经济出现问题,最终埃及不得不走向衰落。而在此时,亚欧的一些帝国开始使用铁器,对尚处青铜时代的埃及造成“降维打击”: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轮番入侵,古埃及文明就此灭亡。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此次讲座内容进行提问,李教授悉心解答。

       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