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开展学年第一期学生骨干培训

       11月20日下午,我系于海琴6号A324举行主题为“从优秀到卓越——从学生视角谈非权力领导力”的学生骨干培训。培训邀请中铁隧道局人才发展研究院马一鸣副院长担任主讲人,系党委万忠娟书记、胡文涛副书记和辅导员胡婉茜老师与我系团学研成员和学生骨干共同参加。

       讲座伊始,马老师运用生动的讲授方式和互动模式,多方面解析了领导力的内涵与特点;同时介绍了从思维到实践再到结果的效能原则以及其动态循环的特征。

       马老师主要从个人与团队两个层面介绍了有关提升个人和凝聚团队的七个高效能习惯,为学生骨干培养自身领导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领导团队的前提是要做好自我的管理。做好自我管理、增强自身的控制力需要不断训练积极主动的高效能思维。积极主动包括为自己设立积极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做事、用积极的态度回应生活中的不同处境等等。从关注圈和影响圈的角度来看,即需要专注于自身的影响圈,保持在影响圈内做事并将之不断扩大。

       以终为始可概括为从自身愿景、个人定位出发来寻找解决当下困境的可行办法。从NLP逻辑层次法中可以得到启发,即处于更高逻辑层次的精神、身份、价值观能够牵引自身的能力与行为,引导自身找到解决当下困境的可能途径。此外,马老师建议通过书写个人的使命宣言、明确自身定位来强化以终为始的办事思维。

       培养自身领导力的过程中要树立要事第一的原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学习和工作安排要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以此来合理分配精力和提高工作效率。学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到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务当中有助于自我思考和能力提升。

       培养双赢思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凝聚团队力量的重要一环。双赢策略有助于协调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使团队持续健康发展。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要用平等与尊重的态度理性地看待每个人的需求、包容每个人的不同;此外还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建立与他人的情感账户,增进双方的情感与信任。

       理解与沟通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关键。真正的理解需要跳出思维定式的限制,用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倾听他人的需求,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他人的想法与处境,最后达到真正的共情。此外,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团队成员能力的提升,以此促进团队的持续发展。知彼解己能够有效地增进双方信任,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培养非权力领导力。努力做教练型的领导和平台型的领导,能够为团队成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进步空间,促进团队双向成长、持续发展。

       统合综效强调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找出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统合综效既不是采用某一个人的方案,也不是对不同方案的折中或妥协,而是统合多个人的力量突破限制性条件、找出新的创造性方案。

       马老师强调,我们自身是其他六个习惯的执行者,因此更要关注与优化自身的状态,在身体、精力、社会、情绪、智力等方面不断更新自己,才能在实践中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马老师通过丰富的互动内容和详实的生活案例,向学生骨干们分享了以上七个提升个人与凝聚团队的高效能习惯,为提升非权力领导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现途径。讲座过程中同学们发言积极,反应热烈,有效促进了师生间双向的互动交流。

       最后,马老师向同学们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训练自身的高效能思维和行为模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保持自我更新;同时还鼓励大家以教练型领导、平台型领导的方式增强团队的内聚力,最后实现从优秀到卓越、从个人成功到团队成功的目标。

       本次培训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万忠娟书记、胡文涛副书记和辅导员胡婉茜老师对马老师的演讲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在担任骨干的过程中将这些高效能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内化到学习与工作之中,培养非权力领导力,努力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团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