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系(珠海)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 2024年第五次集中学习

       2024年5月23日,历史学系(珠海)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A347开展2024年第五次集中学习,主要学习内容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中山大学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工作方案》。本次学习由张东蕙书记主持。

 

       首先,于薇副主任领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以下称《规范和准则》)、《中山大学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工作方案》(以下称《工作方案》)。于薇副主任首先介绍了《规范和准则》与《工作方案》的相关背景与文件精神,一一结合具体实践中的案例条分缕析,并就“凝心聚魂,强化理论武装”与“躬耕治学提升育人水平”分享了学习感悟,中心组成员逐条学习《工作方案》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于薇副主任指出,认真学习贯彻《规范和准则》与《工作方案》是学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及时跟进各种讲话精神,推动学习效果入脑入心。她强调,我们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时刻牢记高校教师应遵守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规范、学术研究规范以及在师生关系处理、社会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之后,中心组成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李大海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课程的知识体系当中应精细打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中国环境史》课程中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与基于气候变化的气候协定之间的博弈为例,表达了他对课程知识和思政紧密有机结合的理解。李大海老师谈到,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合在课程中,既讲知识,又传思政,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

       邱楚东副书记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就“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工作目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坚持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三点畅谈自身感悟,鼓励以思政的更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积极运行学校的教学观摩等等教学制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张东蕙书记认为,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与课程思政的宣讲和引导十分重要,希望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规范和准则》与《工作方案》的精神和主要内容,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扬师德正师风,让遵规守纪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会议最后,张东蕙书记作总结发言,指出《规范和准则》虽面向思政课教师提出,但是对于人文学科的专业教师特别重要,我们要将这次学习作为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契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更高标准深入落实,坚持“高线”、守住“底线”,践行立德树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