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上,应我系邀请,2021届本科毕业生颜源(现为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史博士候选人),在海琴6号A324作题为《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在剑桥学美国史的几点感悟》的留学经验分享,史宏飞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讲座伊始,颜源学姐向我们介绍了剑桥大学的基本概况。剑桥大学独特的学院体制使得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交流机会,便于开拓眼界。剑桥大学历史系一共有八个研究领域,按照地域、时期、主题和方法论来划分。此外,历史系还有六个专题研究中心,有大量由教授主导的专题讨论会,以及以研究生为主体的专题讨论会、工作坊。历史系本科教学为三年制,教学模式为授课制和导师制;研究生为一年制;博士为三到四年制。学姐还介绍了剑桥大学图书馆系统以及历史系的学习工具和资源。
接着,颜源学姐讲述了她在剑桥大学历史系的学习经历。在步入硕士阶段时,她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语言障碍、英语写作水平的差距和研究内容的陌生、晦涩等。经过不断的摸索,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意识到自己在写作上的不足后,学姐会提前开始写作,使用大量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理解专业问题和概念的能力;积极地提问,不仅得到了导师的鼓励,也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提升了学习的信心,对批判性思维有了初步认识。所以,颜源学姐强调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学习技巧的重要性。
然后,学姐为我们讲述了她的博士阶段在美国查找档案的经历,并分别介绍在私人、政府、机构档案馆查找档案的步骤。她也分享了自己在博士阶段的开题报告、讲演与会议和答辩经历。
最后,学姐分享在剑桥大学历史系学习美国史的一些感受。
第一是关于独立思考的体会。她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权威。学姐以之前的自己举例——学习政治史和外交史时,她总是对常态性的“争论”感到惊奇,这是因为自己存在一种思维惯性,习惯于一种结论、一个定调、一种解释。
第二是关于自主探究的体会。在剑桥大学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下,需要调整自我定位、学会自主探究,才能突破阶段性的困惑。学姐认为应该不断进行阶段性的自我定位;反复明确、重温研究的目的、初衷;探索所需的资源和工具,独立寻找文献、学习新的工具;利用有限的时间;认识到客观条件的不足等等。
分享结束以后,在场同学针对怎么在文章中处理好主体之间的联系、申请留学、跨学科交流、留学生活、国外导师等问题向颜源学姐提问,颜源学姐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通过本次经验分享会,同学们对历史学习和留学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与了解,此次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