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晚,历史学系(珠海)第六届中西古典文明节开幕式在海琴六号C103举行。本届中西古典文明节主题为“文明的赓续”。我系邀请了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渡边信一郎教授作题为《唐宋变革的发现》的开幕讲座。
本次开幕式由我系本科生黄秋雲同学主持,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渡边信一郎教授、哲学系(珠海)屈琼斐书记,我系吴滔主任、张东蕙书记、于薇副主任、邱楚东副书记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我系党委书记张东蕙致开幕辞。她首先对渡边信一郎教授与出席活动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中西古典文明节是我系的传统精品活动,是推动历史学科与其他各个学科、各个高校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抓手,激励同学们发挥创意,策划开展青年学生喜爱、知识性强、且寓教于乐的活动,鼓励同学们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夯实功底,开拓视野,体现人文精神和实践精神。
本届古典文明节以“文明的赓续”为主题,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徐徐展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图景,引领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希望本次中西古典文明节可以传承优良传统,办出品牌特色,也欢迎各位师生共同穿越千年文明,体会中西文化交融之美。
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渡边信一郎教授带来了以《唐宋变革的发现》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吴滔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渡边信一郎教授首先从对中国史的看法进行引入。他认为中国史的存在形式是“一治一乱”或者“治乱兴亡”,这种看法自孟子始,直到司马光奏《五规》一文时依然存在。渡边信一郎教授对司马光《五奏》中的治世与乱世历史概括进行了分析,并在后续重点讨论了唐玄宗治世之后至五代十国时期的“乱世”和宋代前中期的“治世”。他认为这段时间是从乱世到治世最后的交替时期,也是中国史上最鼎盛的治世。在后续中,渡边信一郎教授对这一点作了详细的解析。
渡边教授回顾了有关唐宋变革时期的学术史,并以此为基础,描述了以唐宋变革时期为代表的社会长期变动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的变迁。他依据司马光的看法,将这期间设置为从唐朝玄宗开元年间到司马光去世的熙宁、元丰年间。而这个时期中的核心变动与体制是司马光在《五规》中提到的包括“中产”阶层在内的农村社会的长期变动,以及以方镇为中心的使职和方镇的军事统治体制。
随后,渡边信一郎教授围绕中国古代社会论的现状与课题探讨了唐宋变革的意义。他谈到了相关的研究目的,即解明公元前四、五世纪至公元后十、十一世纪这一时期内农村的社会构成及其变化发展轨迹并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构成史特质。渡边信一郎教授介绍了目前较为具有影响力的四种构想,并阐述了四类研究的学术脉络、学术关系与相应影响。
他指出滨口重国于1953年发表的研究对当时所推崇的“世界史基本法则”和宇都宫的古代、中世社会论作了深刻的批判性检讨,并提出了“认识庶民阶层的性格更加重要”这一论点,其将一般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设定为基本生产关系。而后续继承滨口重国构想的“个别人身支配体制论”和批判继承前者的“亚细亚型生产方式”则是以“君主和小自耕农的关系”与“小农生产和亚细亚型共同体”两点作为理论发展脉络的。从以上这几点可以发现,小农阶层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均是广泛存在的。上述时间段的农村的社会特征,农村的社会构成、小农阶层的具体存在形态都是需要把握明确的。
接着,渡边信一郎教授谈到了对于唐宋变革期的评价。他指出滨口重国的研究并没有那么重视唐宋变革期。另三类宫崎市定、西嵨定生、多田狷介的研究则均是继承了内藤湖南的设想而以唐宋变革期的存在作为基本前提,明确提到唐宋变革论的是上述的“汉末三国时期以降中世社会论”和“个别人身支配体制论”,这样的观点倾向于将小农阶层视为地主下的佃户层,而大土地所有则视为封建制性土地所有。但这个观点存在一些问题,如宋朝已降的集权国家和地主佃户制为基础的封建制论的二难悖论,佃户本身性质的讨论和像均田农民阶层相对于国家的独立过程这样的可能存在的其他转型路径等等,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
渡边信一郎教授同时提到,上述的均田农民阶层便是“汉末三国时期以降中世社会论”中存在的,而这种观点重视均田制,将均田制定义为国家主导的庄园经营,国家权力则是皇帝在内的贵族阶层的共有物,后续土地私有权与借贷关系的明确化导致了国家选择了从均田制转向两税法,资本制型地主佃户制也随之产生。总的来说,上述的观点均将唐宋变革期的基本过程理解为均田小农阶层以实现私人土地所有为主要内容的独立过程。
讲座的末尾,渡边信一郎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即将直接生产者相对于奴隶主和国家的整体独立过程作为唐宋变革期的基础和将包括自耕农、佃农、小地主阶层在内的农民阶层作为基本农民阶层,将以两税、差役征收为内容的国家-主户关系视为基本生产关系。
讲座结束后,吴滔教授进行了总结。渡边信一郎教授对唐宋变革论进行了非同寻常的角度切入,选择了小农阶层作为视角,回顾并反思了既往社会发展阶段论的某些误区,同时对法制史角度突出人身依附关系的认识做了富有启发的探索。渡边教授重点对小农阶层进行了整体的社会经济史层次分析,有助于我们打破一些有关小农阶层的标志性认知,加深有关古代国家运作体系的理解。
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中,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与渡边信一郎教授进行了积极互动,针对唐宋变革期的时段、政治史与经济史的结合、上古至中世的转变特征等话题进行了相关提问。渡边信一郎教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最后,吴滔教授代表我系向渡边信一郎教授赠送了纪念礼物,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