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学系开展2021级研究生课程教学考察活动,前往中山市博物馆和竹秀园进行考察。上午10时许,在刘志伟教授、于薇副教授的带领下,系师生抵达中山。于薇老师引领大家对中山市博物馆与洛阳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问礼—东周洛阳王城的故事”系列展览进行了参观学习。于老师以展品为线索,为我们讲述了从西周到东周洛阳王城变迁历程、青铜器物的器型、出土状况以及后期修复,让我们对洛阳王城的社会生活、城邑变迁有了系统的认知。
上午11时许,在刘志伟教授的带领下,师生参观了“风起伶仃洋——中山历史陈列”展览。在参观过程中,刘志伟教授为大家讲述陈展设计的学术理念和中山(香山)的历史变迁。
展览分为“海上香山蛮烟雨”“安民易俗成村聚”“渔户田庐水城国”“镜海扬帆立潮头”“近代中山开风气”五个部分。通过空间营造和素材重构,结合实物、文献、场景、视频及互动体验等媒介,为我们展现了中山地区开发和全球化两大脉络下,如何从“蛮烟雨”到“易俗成村”进入王朝国家贡赋体系之下,从“扬帆立潮头”再到“开近代之风气”的历史图景。
随后,师生一起参观了“沧海之阔——中山华侨历史陈列”展览。中山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山市博物馆群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为“志在四方”“寰球经营”“凝聚族魂”“命运与共”“再造乡邦”“美美与共”六个部分,突出展现香山(中山)人移居海外谋求发展、艰苦创业经营、守望相助、传承中华文化、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支持促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住在国与家乡人文交流等历程,着重展现香山(中山)华侨的寰球视野、开拓创新精神、连通中外的独特贡献、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以及积极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
下午2时许,师生在刘志伟教授的带领下前往竹秀园、沙涌村进行考察。大家集中考察了马公纪念堂和北极殿。马公纪念堂始建于1933年,为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为纪念先父马在明而建。建筑坐北向南,该建筑有仿意式“一元堂”、仿英钟楼式“南源堂”以及仿西班牙式“妇儿院”,是典型的华侨建筑。其中所藏展板叙述着马应彪家族在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种种贡献,展现了中山人在近代独领风骚之缩影。
下午4时许,本次实践考察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参观博物馆以及实地考察的形式,同学们对于中山(香山)如何与王朝链接,最后又如何走向世界,并形成一套开放多元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区域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有了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