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李晓东:两个古老文明的会意表达兼论古埃及历史研究之文字考古学方法

讲座主题:两个古老文明的会意表达兼论古埃及历史研究之文字考古学方法

主讲人:李晓东 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10月24日16:00—18:00

讲座地点:珠海校区D407课室

 

主讲人简介:

       埃及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埃及铭文学举要》、《古代埃及史》等。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文字: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表音文字离开了语言便与乱打出的字母无异,表意文字本身则蕴含着历史文化。古埃及文字,无论是圣书体(象形文字)、祭司体亦或是世俗体,像古代东方的汉字一样,承载着太多的生活、文化与历史细节。

幼发拉底河: 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大河丝路” ——兼谈幼发拉底河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

主讲人:宫秀华(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主持人:张元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研究员)

 

时   间:2019年11月14日 14:30--16:30

 

地   点:海滨红楼10栋一楼会议室

Peter Rothenhöfer:奥林匹亚:诸神之所、赛会之地、政治之城

讲座主题:奥林匹亚:诸神之所、赛会之地、政治之城——论圣所及其在希腊世界中的意义

主讲人:Peter Rothenhöfer 博士

讲座时间:2018年5月30日 19:00—21:00

讲座地点:珠海校区C203课室

 

内容简介:

      千百年来,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奥林匹亚的宙斯圣所被人们视为古希腊极为重要的宗教崇拜中心,而奥林匹亚文化一直被视作泛希腊精神的象征。公元前776年首届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的召开被誉为古代地中海世界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而两届赛会间隔的四年周期-奥林匹亚德也成为了希腊人进行定年的一个重要标杆。此讲座将引领我们追溯变动历史时期下奥林匹亚圣所的发展历程,并对探讨其意义的既有理论提出质疑。

Peter Rothenhöfer:论“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撰史方法

讲座主题:论“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撰史方法——大流士登基前的“政体之辨”:《历史》中的叙事虚构?

主讲人:Peter Rothenhöfer 博士

讲座时间:2018年5月28日 16:00—18:00

讲座地点:珠海校区C203课室

 

主讲人简介:

    德国科隆大学博士,德国考古研究院古代历史与碑铭研究中心研究员、慕尼黑大学讲师。

内容简介:

    希罗多德自罗马时代起便享有“史学之父”的称誉,然而,对其所著《历史》史料来源及记载是否可靠等问题,学界多有争议。部分“历史”叙事的真伪也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大流士即位前波斯贵族的“政体辨论”可谓九卷本《历史》在结构上的枢纽,对于相关内容的分析,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希罗多德撰史方法的认识,也可以了解他的文本如何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张伟然:官印与地名——“慎阳”及相关地名变迁的传说与史实

讲座主题:官印与地名——“慎阳”及相关地名变迁的传说与史实

主讲人:张伟然 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5月18日 16:00—18:00

讲座地点:珠海校区C305课室

 

主讲人简介: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相关领域研究。

郑振满:莆田平原的水利与仪式联盟

讲座主题:莆田平原的水利与仪式联盟

主讲人:郑振满 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5月16日晚 19:00—21:00

讲座地点:珠海校区C203课室

 

主讲人简介:

       厦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民间文献学。

内容简介:

       莆田平原是古代的海湾,唐以后经历长期的水利建设与围垦过程。在莆田平原的开发进程中,宗族与宗教组织发挥了主导作用,其社会形态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仪式联盟。通过考察仪式联盟,可以揭示“区域再结构与文化再创造”的历史过程。

 

王利华:回到人类基本生存问题:环境史研究漫谈

讲座主题:回到人类基本生存问题:环境史研究漫谈

主讲人:王利华 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3月23日晚 19:00 -21:00

讲座地点:珠海校区教学楼C307

 

主讲人简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史、生态环境史、唐史。

内容简介:

       环境史研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系统考察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历史,既是一门新史学,也是一种面向现实的基础性研究。

       环境史作为一门新史学,发掘新的历史事实,提出新的价值判断,推动历史观念更新,可为理性认识环境危机、积极应对环境挑战、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视角和经验借鉴。

郑振满:民间历史文献的收集与解读

讲座主题:民间历史文献的收集与解读
主讲人:郑振满教授
时间:11月9日上午9:30—11:30
地点:珠海校区图书馆一楼地下多功能厅

内容简介
主要围绕民间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如何分析解读民间历史文献进行阐述,冀望对民间历史文献的研究之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主讲人简介
现任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乡土中国:培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等多部学术著作。
长期致力于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主持有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倡导创建民间历史文献学。

页面

订阅 RSS - 讲座